2025年10月29日至31日,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将迎来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盛事——BIOME2025第四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博览会。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展会之一,本届博览会以创新驱动开云官方网址未来健康为主题,预计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参展企业,以及超过3万名专业观众参与,共同探讨生物医药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前沿技术和产业机遇。
### 一、展会规模与亮点本届博览会展出面积达8万平方米,较上届增长20%,设有创新药研发、生物技术、医疗器械、智慧医疗、中医药现代化等十大主题展区。其中,细胞与基因治疗专区首次独立成馆,将集中展示CAR-T、mRNA疫苗、基因编辑等突破性技术。据主办方透露,全球十大药企中有7家已确认参展,包括辉瑞、诺华、罗氏等跨国巨头将带来其最新研发成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博览会期间将发布《2025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白皮书》,该报告由麦肯锡联合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共同编制,首次纳入AI药物研发、合成生物学等新兴领域的投资数据与分析。同期举办的全球生物医药领袖峰会将邀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等顶尖专家,就后疫情时代医药创新生态展开深度对话。### 二、前沿技术聚焦在创新药领域,多家企业将首发临床阶段新药。恒瑞医药计划展示其自主研发的PD-1/CTLA-4双抗药物最新临床试验数据,该药物针对晚期实体瘤的有效率较单抗提升近40%。信达生物则将带来全球首个进入III期临床的Claudin18.2靶向ADC药物,其胃癌适应症有望在2026年获批上市。基因治疗方面,博雅辑因将展示其基于CRISPR-Cas9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编辑疗法,已完成的首例患者治疗数据显示血红蛋白水平持续稳定。而来自美国的Spark Therapeutics将首次在中国公开其血友病AAV基因疗法的亚洲人群数据。医疗器械展区聚焦精准医疗,美敦力将全球首展其搭载AI算法的可穿戴心电监测系统,可实现房颤的实时预测。国产企业联影医疗则推出世界首台5T人体全身磁共振系统,其成像分辨率达到亚毫米级。### 三、产学研深度融合博览会特别设置转化医学专区,集中展示来自哈佛医学院、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机构的50余项待转化成果。其中,清华大学研发的仿生纳米机器人靶向给药系统已进入Pre-IND阶段,其动物实验显示对脑部肿瘤的穿透效率提升300%。人才对接成为新亮点。组委会联合领英中国推出生物医药高端人才双选会,预计提供超过2000个研发岗位,涵盖首席科学官、临床运营总监等高端职位。波士顿咨询公司将在现场发布《中国生物医药人才发展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国内将面临8-10万人的复合型人才缺口。### 四、国际合作新机遇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本届展会特设国际联合展区,吸引来自以色列、新加坡、瑞士等15个国家的创新企业参展。中以生物医药合作论坛将探讨技术转移新模式,预计促成不少于20项跨境合作。值得关注的是,马来西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首次在华举办注册法规说明会,为中国创新药出海提供政策指导。在资本市场层面,高瓴资本、红杉中国等30余家投资机构将组成生物医药投融资联盟,现场设立200亿元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早期项目。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预热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生物医药领域融资额已达980亿元,超过2020年全年总和。### 五、特色配套活动博览会创新推出虚拟临床试验中心,观众可通过VR设备体验从药物发现到上市的全流程。在公众开放日设置的未来医疗体验馆中,参观者可尝试AI辅助诊断、数字疗法等互动项目。组委会还与京东健康合作推出云上BIOME,实现关键论坛的全球同步直播。同期举办的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大赛已收到来自23个国家的436个项目报名,决赛将角逐总价值超千万的孵化资源。而首次设立的女性科学家沙龙则聚焦科研领域的性别平等议题,诺奖得主屠呦呦研究员将发表视频致辞。### 六、产业政策风向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将在展会期间解读最新《基因治疗产品临床评价指导原则》,这被视为细胞基因治疗(CGT)领域监管的重要里程碑。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也将就创新药支付改革进行政策吹风,业内普遍预期DRG/DIP改革将增设创新药除外支付条款。北京市政府将发布《生物医药产业跃升行动计划(2026-2030)》,提出在亦庄新城建设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极,未来五年计划引进50个重大产业化项目。而上海张江、苏州BioBAY等产业园区也将组团参展,竞相展示其产业生态优势。随着展会临近,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周边酒店预订量已增长3倍,首都国际机场计划增设生物医药专属货运通道。这场汇聚全球智慧的产业盛会,不仅将展现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的蓬勃活力,更将为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健康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从实验室到临床,从研发到商业化,BIOME2025正成为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
科技成果与产业创新精准“握手” 石家庄举办“开云官方网址清华研发·石家庄转化”生物医药产业对接会
7月11日,“中国好药·石家庄造”——首场“清华研发·石家庄转化”生物医药产业对接会举办。来自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技企业和投资机构的百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落地等展开深度对接。
作为全市“清华研发·石家庄转化”系列产业对接活动的首场活动,本次对接会由石家庄市政府主办,市发展改革委、高新区管委会、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活动旨在搭建“清华研发·石家庄转化”交流平台,加速清华优势资源、人才资源深度融入石家庄产业链,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吸引更多企业家、投资机构加大对产业的投资布局,助力石家庄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项目路演环节,多个清华大学的科研团队与校友企业带来了具有巨大产业化潜力的创新项目,涵盖生物医药研发、药品检测质控等多个关键领域,引发与会企业与投资机构的高度关注。“清华大学非人灵长类研究中心项目”“激光顶空气体分析技术及其在药品包装检测/质控中的应用”等六个项目团队,分别展示了他们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规划、应用场景,并就在石家庄转化落地与深入合作,与投资机构、企业等进行交流和探讨。
“希望此次对接会,能够搭建起一个高效、开放的产学研协同平台,促进清华技术与石家庄企业之间的精准对接,提升技术成果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化落地的效率、效果。”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院长甄树宁表示,将持续吸引更多京津技术、项目、人才、资本等向石家庄聚集,构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服务支撑的科创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双向奔赴,助力石家庄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建设。
据了解,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落地石家庄以来,重点围绕石家庄市主导产业发展,持续推动清华大学科技研发供给端与石家庄产业需求端的深度融合,已推动十余项清华科技成果在石转化。
市发展改革委三级调研员樊风波表示,此次对接会,通过组织清华大学研发团队与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企业、投资机构“面对面”交流,就是为了搭建创新成果、技术需求和投资资本的“零距离”对接平台,进一步加速清华大学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深度融入石家庄市产业链,让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石家庄市还将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产业,举办“清华研发·石家庄转化”系列产业对接活动,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孵化”创新链,进一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Copyright © 2025 开云智能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晋ICP备2023022755号-1